Git守护进程
对于提供公共的,非授权的只读访问,我们可以抛弃 HTTP 协议,改用 Git 自己的协议,这主要是出于性能和速度的考虑。Git 协议远比 HTTP 协议高效,因而访问速度也快,所以它能节省很多用户的时间。
重申一下,这一点只适用于非授权的只读访问。如果建在防火墙之外的服务器上,那么它所提供的服务应该只是那些公开的只读项目。如果是在防火墙之内的服务器上,可用于支撑大量参与人员或自动系统(用于持续集成或编译的主机)只读访问的项目,这样可以省去逐一配置 SSH 公钥的麻烦。
但不管哪种情形,Git 协议的配置设定都很简单。基本上,只要以守护进程的形式运行该命令即可:
git daemon --reuseaddr --base-path=/opt/git/ /opt/git/
这里的 —reuseaddr
选项表示在重启服务前,不等之前的连接超时就立即重启。而 —base-path
选项则允许克隆项目时不必给出完整路径。最后面的路径告诉 Git 守护进程允许开放给用户访问的仓库目录。假如有防火墙,则需要为该主机的 9418 端口设置为允许通信。
以守护进程的形式运行该进程的方法有很多,但主要还得看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。在 Ubuntu 主机上,可以用 Upstart 脚本达成。编辑该文件:
/etc/event.d/local-git-daemon
加入以下内容:
start on startup
stop on shutdown
exec /usr/bin/git daemon \
--user=git --group=git \
--reuseaddr \
--base-path=/opt/git/ \
/opt/git/
respawn
出于安全考虑,强烈建议用一个对仓库只有读取权限的用户身份来运行该进程 — 只需要简单地新建一个名为 git-ro
的用户(译注:新建用户默认对仓库文件不具备写权限,但这取决于仓库目录的权限设定。务必确认 git-ro
对仓库只能读不能写。),并用它的身份来启动进程。这里为了简化,后面我们还是用之前运行 Gitosis 的用户 'git'。
这样一来,当你重启计算机时,Git 进程也会自动启动。要是进程意外退出或者被杀掉,也会自行重启。在设置完成后,不重启计算机就启动该守护进程,可以运行:
initctl start local-git-daemon
而在其他操作系统上,可以用 xinetd
,或者 sysvinit
系统的脚本,或者其他类似的脚本 — 只要能让那个命令变为守护进程并可监控。
接下来,我们必须告诉 Gitosis 哪些仓库允许通过 Git 协议进行匿名只读访问。如果每个仓库都设有各自的段落,可以分别指定是否允许 Git 进程开放给用户匿名读取。比如允许通过 Git 协议访问 iphone_project,可以把下面两行加到 gitosis.conf
文件的末尾:
[repo iphone_project]
daemon = yes
在提交和推送完成后,运行中的 Git 守护进程就会响应来自 9418 端口对该项目的访问请求。
如果不考虑 Gitosis,单单起了 Git 守护进程的话,就必须到每一个允许匿名只读访问的仓库目录内,创建一个特殊名称的空文件作为标志:
$ cd /path/to/project.git
$ touch git-daemon-export-ok
该文件的存在,表明允许 Git 守护进程开放对该项目的匿名只读访问。
Gitosis 还能设定哪些项目允许放在 GitWeb 上显示。先打开 GitWeb 的配置文件 /etc/gitweb.conf
,添加以下四行:
$projects_list = "/home/git/gitosis/projects.list";
$projectroot = "/home/git/repositories";
$export_ok = "git-daemon-export-ok";
@git_base_url_list = ('git://gitserver');
接下来,只要配置各个项目在 Gitosis 中的 gitweb
参数,便能达成是否允许 GitWeb 用户浏览该项目。比如,要让 iphone_project 项目在 GitWeb 里出现,把 repo
的设定改成下面的样子:
[repo iphone_project]
daemon = yes
gitweb = yes
在提交并推送过之后,GitWeb 就会自动开始显示 iphone_project 项目的细节和历史。